据工业与信息化部消息,2022年12月1日发布的《摩托车、电瓶车乘员头盔》(GB 811-2022,以下简称新标准),将于2023年7月1日实施,新标准对固定装置稳定性、佩戴装置强度、吸收碰撞能量、耐穿透、护目镜等方面做了严格规定,是电瓶车乘员头盔领域的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为规范和提升电瓶车乘员头盔的品质衡量准则和安全性能,保障骑车人员交通安全,公安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共同组织制定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摩托车、电瓶车乘员头盔》(GB 811-2022,以下简称新标准)。
新标准是电瓶车乘员头盔领域的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2年12月1日发布,将于2023年7月1日实施,对固定装置稳定性、佩戴装置强度、吸收碰撞能量、耐穿透、护目镜等方面做了严格规定。
此前,工业与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制定了团体标准《电瓶车骑乘头盔安全技术规范》,并鼓励企业采纳实施。新标准发布后,工业与信息化部于2023年3月10日组织召开会议,向重点电瓶车乘员头盔企业、电瓶车企业及相关销售商宣贯新标准。
工业与信息化部格外的重视总台“3·15”晚会曝光的部分电瓶车乘员头盔产品质量不过关现象。下一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逐步加强新标准宣贯实施,指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一是加强新标准宣贯。面向电瓶车乘员头盔生产企业、电瓶车企业及相关销售商,在重点产区持续开展新标准宣贯活动。
二是指导生产企业严格遵守新标准。组织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指导电瓶车乘员头盔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新标准生产。
三是引导生产企业加强检验测试能力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和标准化委员会作用,向电瓶车乘员头盔生产公司可以提供专业检验测试技术辅导,带领企业加强检验测试能力建设。
在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此前举办的“电瓶车道路安全与伤害预防”线上研讨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伤害防控与心理健康室副主任邓晓直言:“在全国整体道路交互与通行事故死亡稳步下降的态势下,电瓶车骑行者的伤亡却呈逆势发展的新趋势。2019年全国道路交互与通行事故伤亡人员中,驾驶电瓶车导致死亡的人数达8639人,受伤人数达44677人,伤亡人数占非机动车伤亡人数的70%。电瓶车已成为中国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的突出问题。
中国疾控中心伤害防控与心理健康室副主任邓晓还介绍,颅脑损伤是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最根本原因。电瓶车安全头盔能够减少63%的头部受伤和88%的颅脑损伤,不戴安全头盔的两轮机动车驾驶员受伤人员是戴头盔者的3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