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3月14日思泉新材301489)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1日接受机构调查与研究,易方达基金、红杉中国、中和资本、中邮证券、华西证券002926)、东北证券、山西证券、东吴证券、长江证券、国投证券、华创证券、信达澳银基金、中信证券、中信建投601066)证券、长城证券002939)、中银国际证券、信驰力基金、富国基金、云禧基金、红土创新基金、长盛基金、招商信诺资产、君屹资产参与。
答:公司目前业务大致上可以分为热管理系列新产品和环境适应系列新产品两大模块。目前已拥有石墨散热片、均热板、热管、散热风扇、散热模组、导热垫片、导热凝胶、导热脂等较为完整的热管理产品。公司产品可大范围的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终端,以及新能源汽车、通信、光伏储能、服务器、智能家居、无人机等中高端散热领域。公司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同时具有热管理材料、磁性材料、纳米防护材料等功能性材料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供商之一,可以一站式解决电子电气产品多功能性需求。
答:公司产品主要使用在于各类消费电子终端产品领域,在I技术融合的趋势推动下,消费电子终端迎来新的市场机遇,对综合散热方案提出了更严格的功能性和性能需求,消费电子终端的进化促成了散热应用市场的扩容,公司也将从中受益,获取更多订单。
答:为确保智能机器人在使用的过程中稳定运行,需要用高效的导热界面材料,以确保机器人内部组件的热能够有效传到散热或是散热系统。单位现在有产品如导热垫片、导热凝胶等产品能应用在机器人上。
答:小米系公司长期稳定合作的重要客户,公司为小米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及小米汽车提供散热产品。
答:公司产品散热风扇、导热结构胶、热界面材料等多个产品已应用在汽车座舱电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国内外知名车企或其代工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且已有产品进入知名新能源车企认证阶段。
答:公司紧跟国际一流客户的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布局海外业务,鉴于越南思泉新材散热产品项目的规划用地及主要经营产品范围增加,公司计划将越南思泉新材散热产品项目的投资总额从3500万美元增加至6500万美元。目前已完成上述项目的境外投资备案手续、越南思泉新材的注册登记手续,并已在越南北宁取得30282.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证书。越南思泉项目建成后有助于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及优化产能布局,逐步提升公司在客户端的占有率、产品利润率,和公司市场份额。
问:公司越南思泉新材散热产品项目投产需要较长周期,公司是不是有方案加快越南投产进程?
答:公司正积极进行市场拓展,公司越南思泉新材散热产品项目相关工作有序推进中。由于工厂从建成到大规模量产需要经历较长的周期,为更早争取更多客户审核工厂和认证产品的机会,公司于2024年12月设立了越南控股孙公司越南十方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在越南当地租赁现有厂房的方式来进行投产,进一步加快公司在越南布局进程,有利于公司争取更多客户资源和订单。
答: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实现双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31.60%,环比增长70.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71.51万元,同比增长11.07%,环比增长44.27%。
答: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和行业应用实践,公司已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烧结、定向成型、表面改性、纳米合成、精密涂覆、真空镀膜六大核心技术,并已实现产业化。公司完成的“高导热柔性石墨膜的高温烧结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和“高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涂布定向成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两项科学技术成果被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认定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依托先进材料技术和生产的基本工艺,公司“基于高指数晶面成核的仿生拓扑分形结构构筑与5G超薄均热板应用研究项目”被纳入2023年东莞市重大科学技术项目库,公司“人工合成石墨热管理复合材料产品”被评为东莞市制造业单项冠军,公司产品定向高导热硅胶垫片、纳米仿生防水防护涂层产品被评为2023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10.公司未来战略布局是什么?
公司将继续以市场和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巩固和加强与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紧跟国际一流客户的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布局海外,逐步提升公司在客户端的占有率、产品利润率,和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将不断快速推进“热管理材料+热管理组件+热管理系统”的产品策略落地,加强与国际一流客户的战略合作,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热设计+产品”的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
思泉新材主营业务:研发、生产和销售热管理材料、磁性材料、纳米防护材料等。
思泉新材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要经营收入4.25亿元,同比上升31.6%;归母净利润4171.51万元,同比上升11.07%;扣非净利润3950.07万元,同比上升8.16%;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08亿元,同比上升62.0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880.88万元,同比上升37.4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798.89万元,同比上升37.77%;负债率25.35%,投资收益134.92万元,财务费用-265.95万元,毛利率25.39%。